因應高齡社會,應友善老人。台大社工系林萬億教授表示,建構高齡社會所需的健康照顧體系,培育高齡醫療照顧人力,研發高齡利用科技,推展國民保健活動,促進老人身心健康,壓縮老人疾病期間,達成健康老化目標。

其次,積極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納入身心障礙者,並擴大給付範圍與補助比率;俟服務輸送體系完善、外籍照顧人力減少、本國照顧人力足夠、社會形成共識、保證財務健全等,再檢討是否改制為長期照顧保險。

推動高齡社會的教育,包括:代間關係、友善老人、老化﹝退休﹞準備、保健、理財、休閒等教育,因應老人人口快速增加所帶來的代間關係的緊張、健康、社會照護、經濟安全、就業等需求。

降低年金保險的財務壓力,延長工作年齡,延後退休,增加高齡者的社會參與活動。再安排與設計高齡者就業,如再教育、部分工時、彈性工作、在家工作等,以提升高齡勞動參與率,實現活力老化的目標。

落實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鼓勵有自我照顧能力的老人居住在自家中,或是居住在鄰近社區的老人住宅裡,再輔以到宅護理、居家服務、社區支持;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老人被安置在座落於鄰近的小規模多機能的住宿型老人之家,或團體之家中。

建築適合老人居住的智慧住宅,提供服務老人的智慧工技,協助老人持續居住在自家或獨立生活設施中,減少對他人的依賴,減輕照顧者的工作負荷與提高照顧品質;促進老人與家人、朋友保持接觸,增進老人教育追求與個人成長的機會。

改善社區生活環境,擴大老人的社區活動參與;鋪設老弱婦孺均可利用的人行步道與腳踏車專用道,便利老弱婦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排除阻礙老弱婦孺行動的社區物理與社會環境。

配合資訊科技發展,提供老人休閒、溝通、政治、個人、商業,及心理健康服務。建構一個友善老人﹝elder-friendly﹞的智慧科技社會
   

資料來源:鍾佩芳(2010年4月19日)。台灣新生報。2010年4月25日取自網址:http://www.tssdnews.com.tw/?FID=19&CID=971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迴轉壽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