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老年憂鬱症盛行率
‧65歲以上老人重鬱症終身盛行率為0.5%,輕度憂鬱症為0.8%。
‧老年迷幻憂鬱症的盛行率,會因族群特性、地區差異、而有所不同。例如:身體疾患較多、社會支持系統差、長期照護或安養機構。
什麼是憂鬱症?
‧「憂鬱」指一般人都會出現的一種低落、感受不到愉快、沮喪的情緒。
‧「憂鬱症」是一種疾病。通常也被稱為「心的感冒」,往往因為自己的忽略或一般人錯與「精神病」相提並論而不敢承認,錯失及早治療的良機。
‧可能與「人」(情人、朋友、同事)的紛擾有關,或與「事」(考試、工作、身體疾病等) 有關;心情低落,是沒來由的(非壓力、非經期、疾病副作用)。
老年憂鬱症特徵為何?
‧因老化現象伴隨有一疲倦、失眠、胃口差情況易與憂鬱症症狀混淆
1. 情感症狀有:睡眠障礙、失意、悲傷、自己比不上他人…等等。
2. 認知症狀有:注意力不集中、自殺意念、思考障礙..等等。
3. 其他:選擇性避開上述症狀,以抱怨身體不適症狀為主。
與成人憂鬱症差異為何?
‧一般性憂鬱症差異:失能和非失能的老年人較中年人少遇到經濟困難、負面人際交流;失能老人會尋求宗教慰藉。
‧與成人鬱症表現度:失眠、胃口差、對生活喪失興趣或退縮,有些表徵是非典型的其實並不明顯表現其憂鬱情結,而是易怒、抱怨記憶力差、身體不適等。
‧復發率高。
鬱症與身體疾病之關係
‧常罹患一種以上的慢性病,有高血壓、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血管硬化等。都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影響腦部功能。
‧服用多種藥物,造成藥物遵從度較差,增加藥物副作用與毒性,改變憂鬱症狀。
‧因此,針對上述兩大特點,生理疾病與憂鬱症症狀同時存在時,除了增加診斷上的困難外,也會造成住院時間的延長,治療癒後差等不利的影響。
誰為自殺高危險群?
‧男>女
‧75歲以上男性自殺率高,其中已因身體疾病直接造成的有60-70%。
‧因素分析:獨居、高齡、傷慟反應、酒精濫用、近自殺企圖。
‧研究指出,2002年國內十大死因死亡概況中,65歲以上自殺率較其他年齡層高。
‧計畫周詳、堅定、較少事前發出警訊。
憂鬱症老人會越來越多嗎?
‧老人人口增加,比率提高。
‧環境變遷快速。
‧慢性疾病隨年紀與時代盛行劇增。
‧過度使用藥物,如某些抗精神病藥及降血壓藥。
‧醫師的人力及專業訓練有效增加,正確診斷出憂鬱症的病人也增加。
你有多久沒看見他(她)開心的笑?
因此,當你明顯發現,家中的老人家開始變得精神越來越不好,不常笑,嚴重健忘,或經常失眠,卻以為是「年紀的關係」或「痴呆的緣故」而置之不理的話,是相當危險的,你不僅很可能會因此延誤就醫,更可能會因一時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遺憾。所以,請務必考慮憂鬱症的可能,儘早請教專業醫師。
心理健康問題的警示症狀
‧如果你發現自己被以下的感覺困擾時:
‧感覺心情非常低落、絕望,卻沒有足以解釋的理由,而且這些感覺持續不斷。
‧時常在生氣的狀況下,並常哭泣或反應過度。
‧覺得自己是無用的,或是充滿罪惡感。
‧比其他同伴容易焦慮或擔心許多事情。
‧無法從失落或親友死亡之悲傷中恢復。
‧極端地害怕-有沒有來由的恐懼、或恐懼多過其他人。
‧過度地注意自己的身體症狀或外表。
‧覺得自己的心思被控制或失去控制。
‧或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發生重大變化,影響你的情緒時...如果你或你身邊其他人有上述的警示症狀或其他嚴重症狀時,請迅速尋求協助。
早發現及早治療,會復原!
‧本身具有慢性化與反覆發作的特性,有人在觀念不清的認知上,會求神問卜、嘗試偏方,不僅延誤治療時機,有時剛好事出巧合,碰巧遇到了復原期,就誤解偏方有效。所以,切忌急病亂投醫,掌握發病徵兆,及時掌控治療時機,才能幫助你所愛的人真正遠離病痛折磨。
‧過去將精神疾病視為不名譽、躲躲藏藏不願面對現實的觀念必須剷除。
心理健康問題的警示症狀
‧如果你發現自己被以下的感覺困擾時:
1. 感覺心情非常低落、絕望,卻沒有足以解釋的理由,而且這些感覺持續不斷。
2. 時常在生氣的狀況下,並常哭泣或反應過度。
3. 覺得自己是無用的,或是充滿罪惡感。
4. 比其他同伴容易焦慮或擔心許多事情。
陪伴者適時度的抒發
陪伴不一定要說很多話,傾聽也很重要,甚至陪著做事情,避免憂鬱症患者常常落單,要讓憂鬱症患者感覺他不是孤單的,他有人關心,他可以找人一起做事情,不讓他落單,讓他感覺有朋友在,都是很好的陪伴!
資料來源:2010年6月2日取自網址:http://hospital.kingnet.com.tw/nursing/old/index.html?pid=23704&p=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