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年10月11日蘋果日報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除了失智症,老人憂鬱症問題更需重視,精神科醫師陳秉彥表示,65歲以上老年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約15~26%,較失智症5~10%的比例高出約3倍。
陳秉彥醫師提醒,平常應多陪伴、傾聽長輩的心情及需求,而當老年人有憂鬱傾向,未必能明確描述心情或有明顯情緒反應,但可能會反映在身體狀況上,若家中長輩常抱怨胸悶、全身痠痛、無力,或老覺得自己生病要看醫生、吃藥等,經檢查後卻沒有疾病問題時,家人應特別注意。
異常反應需就醫
若原本喜愛社交活動的長輩變得不愛出門,或對嗜好失去興趣,甚至開始依賴酒精、安眠藥等藥物,還有如思念過世親人的哀傷情緒超過1年,易有流淚、無助失去希望等反應時,都可能是憂鬱症表現,家屬最好陪同長輩至醫院向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諮詢,進行更詳盡的診斷,確認是否為憂鬱症。
老人憂鬱症的藥物治療,一般開立兼具抗焦慮功能的抗憂鬱劑,讓腦部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的濃度維持平衡,幫助緩解情緒,但因老年人代謝能力較慢,劑量會較一般憂鬱症低一半左右,以免有頭暈、噁心、嘔吐或影響睡眠等副作用。
要預防老人憂鬱症,最好在中年時期提前做好退休規劃,並培養嗜好或運動習慣,避免因退休後的失落感引發憂鬱情緒,慢性病患也要及早控制病情,以免因長期的病痛不適,讓憂鬱傾向加劇。(20101011)
資料來源: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art_id/32875203/IssueID/20101011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