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山爺爺的太太近日因突發性的腦中風去世,老公公失去一輩子相依靠的伴侶,整日以淚洗面,自責自己沒有好好照顧,反覆的提及想與老伴一起走,沒想到一週後竟然心臟病突發過世。阿山爺爺的憂鬱症間接導致生命結束。近年來,社會大眾逐漸注意到憂鬱症的普遍性,以及對生活的影響,然而不僅如此,憂鬱症與身體健康也息息相關。

患有憂鬱症的老年人可能會有情緒低落、生活索然無趣、對未來產生無望感、覺的拖累別人、注意力無法集中、失眠、食慾不佳、甚至有輕生的意念及行動。以往認為台灣地區的家庭支持系統可以預防老年憂鬱症的發生,然而,這樣的推論又與老年人口居高不下的自殺率相矛盾,近年來本院與成大醫院在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支持下完成的老年憂鬱症盛行率調查發現,社區老年人的重度憂鬱症的月盛行率為 %,輕型憂鬱症的月盛行率為 %,也就是說,每五位老年人,就有一位罹患憂鬱症,而老年憂鬱症的最大的危險因子就是身體疾病。不難想像罹患身體疾病的老人家,因為疾病產生的疼痛、日常生活無法自主、增加家人的負擔等而有憂鬱的表現,但是最新研究發現,除了以上的心理反應外,生理的因素也與老年憂鬱症的發現息息相關。

這些研究發現,罹患與血管病變相關的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心臟病、周邊血管病變等老年人更有機會會得到老年憂鬱症,可能的原因是這些疾病導致老年人的腦部血管病變,使得大腦負責情緒調節的邊緣系統及前額葉功能不足,如果在遇到喪偶、失能、經濟壓力等負面的生活事件的話,憂鬱症就可能發生,有學者以「血管性憂鬱症」來稱之,把它視為老年憂鬱症的一個特殊的亞型。

相對的憂鬱症也可能導致身體疾病或是使原本的身體疾病病程惡化,例如,心肌梗塞、中風、癌症後的憂鬱症會提高死亡率好幾倍。有效的治療憂鬱症,可以減少身體疾病的死亡率,提高生活的品質,其重要性並不亞於對於身體疾病的治療與復健。然而,不論病患、家屬、甚至臨床醫師不見得可以注意到老年人在罹患身體疾病時的情緒障礙。有研究指出,不到二分之一的憂鬱症患者被第一線的醫師診斷出來,更遑論有效的治療,推測的最大原因是當病患的情緒障礙被視為可理解的或是「理當如此的」時,醫師可能忽略而未積極的治療或轉介。

其實現今發展的憂鬱症治療,除了心理治療、家庭治療必須轉介到專業人員外,許多有效且安全的藥物可以由臨床醫師直接處方,對於老年憂鬱症而言,只要能夠選擇副作用少、半衰期較短、與其他藥物交互作用少的抗憂鬱劑,不但可以讓治療原來身體疾病的效果事半功倍,也可以讓老年人得到較好的生活品質及較長的壽命。對抗憂鬱症,就從了解憂鬱症開始吧!文後附上由曾憲洋醫師所翻譯及完成信效度檢定的「老年憂鬱自我評量表」,無論臨床工作人員、老年人、或家屬可以應用以及早發現憂鬱症,及早治療。

資料來源:陳正生(2003)。高醫醫訊,22卷10期。2010年6月1日取自網址:http://www.kmu.edu.tw/~kmcj/data/9203/12.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迴轉壽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